杨家将历史文化遗址、遗迹概述收藏艺术报—中国书画名家作品网上交流,名家字画,中国书画,书画资讯,名家视频,书画名家,书画展厅,扇载翰墨,名作鉴赏,名家专栏,书画论坛,书画讲堂,书画故事,个人网展,拍卖资讯,名家专访,画廊推荐,书画评论,书画博客最新书画资讯,研究鉴赏收藏,中国美协,中国书协,刘大为,刘文西,孙伯翔,方增先,沃兴华,萧云儒,江淳,古玩,古董,蒋为民,李德西,林岫,张省,肖峰,张惠臣,张希和,博物馆,古玩城,为中国书画名家提供展示平台的专业网站。
欢迎来到《收藏艺术报网》--文化交流汇高朋集思广益 艺术展示迎雅士博古通今 设为首页 | 加入收藏 | 电子报刊
网站首页  |  焦点新闻  |  视频访谈  |  名家列表  |  在线展厅  |  收藏鉴赏  |  推荐名家  |  文物古迹  |  诗词歌赋
盆景奇石  |  良水之源  |  名家网展  |  艺术评论  |  名家专访  |  画廊藏馆  |  书画鉴赏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海西文化
诚徵灵化
焦点收藏 | 专题报道 | 藏珍鉴宝 | 企业文化 | 弘农杨氏 | 圣王文化 |
您的位置:首页 > 弘农杨氏 > 正文
杨家将历史文化遗址、遗迹概述
发布者:本站 发布时间:2011-04-26 14:39:54 阅读:7340次 来源:收藏艺术报网 双击自动滚屏

太原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杨光亮

     千余年来,杨家将的英雄业绩传颂不息,脍炙人口,闻名国内,声播海外。纵观我国古代的历史,像杨信、杨业、杨延昭、杨文广祖孙四代,为保卫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、文化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,英勇奋战,前仆后继,做出了巨大贡献,是极为罕见的。杨家将家族群体表现出的中华民族的英雄品格、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,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,形成了积淀深厚的杨家将历史文化。
     杨家将文化,是集杨信、杨业、杨延昭、杨文祖孙四代及其家族、部曲组成的群体,涵盖关于杨家将的历史记载、文学作品、民间传说、文化遗存及其反映出的思想哲理、精神传承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。杨家将文化遗存,包括古战场、城堡、关隘、驻地、村落、祠庙和纪念地等遗址、遗迹,是杨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     杨家将文化化遗址、遗迹,经初步整理和不完全统计,涉及18个省、市自治区的96个市、县(区)的268处。若进行实地考查,经当地文物部门和父老所指,约在300处以上。这些些遗址、遗迹,大约可分三种情况:有些是有据可考的;有些是传说附会的;有些是有待进一步论证的。
一、  有据可考的遗址、遗迹举例
     1、陕西省神木县杨家城遗址。县城东约20公里山岗上,即古麟州城,杨家将始祖杨信在此镇守。今遗址尚存,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     唐末五代,出现了五代更替、十国混战的局面。一些割据集团为了达到巩固自己权位的目的,投靠契丹。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后唐河东节使石敬瑭,他为了夺取后唐政权,以割让卢龙道(幽云十六州)为条件,向契丹求援,在太原做了“儿皇帝”,建立了后晋政权。由于石敬瑭把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,致使契丹骑兵长驱南下,给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和文化造成很大的破坏,中原地区百姓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的威胁。在这种情况下,边境百姓不甘忍受契丹的压迫,纷纷起来自备器械,各随其乡,以自保卫,不附契丹。麟州土豪杨信(弘信)和世居府州的折从远、折德          父子,就是当时著名的抗辽地方武装的首领。
     欧阳修在《供备库副使杨君墓志铭》中说:“君讳琪,字宝臣,姓杨氏,麟州新秦(今陕西神木县)人也。新秦近胡,以战射为俗,而杨氏以武力雄其一方。其曾祖讳弘信,为州刺史。”1《资治通鉴》也说:“广顺二年(952年)十二月,初,麟州土豪杨信自为刺史,受命于周。信卒,子重训嗣。”2道光《神木县志》还说:杨信“一名弘信,仕北汉,为麟州刺史,保障边城屡建功绩。”3近代著名学者余嘉锡认为,杨信受命于周当在广顺元年(951年),“其据麟州,必在天福(936—947年)、乾            (948—957年)以前矣。”4综合上述,我们可以认定,杨信在后晋以前就据守麟州,自立为刺史,后来被后汉、北周认可,先后任命为麟州刺史,为保障边城麟州军民的生命财产,屡建功绩。杨家城遗址,就是当年杨信镇守御敌,保境安民的麟州故城。
     2、山西省繁峙、代州、原平自东至西一线的大石寨、茹越寨、胡谷寨、西陉寨、崞寨、阳武寨、雁门寨、楼板寨、土登寨、瓶型寨、梅回寨、麻谷寨、义兴寨,均系杨业为防御契丹所建。5
据著名宋史专家、陕西师范大学李裕民教授考证,上面大石、茹越、胡谷、西陉、崞寨、阳武六寨为杨业于太平兴国四年(979)十一月出任知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时,在短短的一个多月的时间所建;楼板、土登、石跌三寨为太平兴国五年(980年)、六年(981年)所建;雁门寨为太平兴国四年至八年(979—983年)所建;瓶型、梅回、麻谷、义兴四寨,也是杨业所建。这十几个军寨的修建,堵住了通往契丹蔚、应、寰、朔四州的大小通道45个,形成了进可攻、退可守的城寨网。6
     太平兴国五年(980年)三月,辽景宗亲率十万骑兵进攻雁门。杨业命部将董思愿等堵断雁门峡谷南口,自己率数百骑自西陉绕道峡谷北口,南向猛攻,杀死辽节度使、驸马侍中肖咄李,生擒其马前都指挥使李重诲,获铠甲革马甚众,大败辽兵,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以数百骑战胜十万兵“以少胜多”的辉煌战例。自此,杨业声威大振,“契丹畏之,望见业旌旗即引去”。7仁定朝名臣包拯曾说:“先朝以骁将杨业守代州,创筑州垒,至今赖之。”8
     3、河北省徐水县,城西北10公里遂城村遗址和城西20公里杨山遗址,是杨延昭拒守和击败辽兵之处。
咸平二年(999年)七月,真宗闻报辽圣宗及萧太后屯兵幽州,准备大举南下。杨延昭改调河北保州沿边都巡检使,警备保州、广信、安肃三州军事。杨延昭上任后,以同巡检魏能屯兵“梁门”,副使杨嗣屯兵保州,自领所部屯遂城。九月初,辽兵20万越易水、破狼山,直奔遂城。萧太后亲临城下,督战攻城。城中宋军不满三千,在杨延昭的指挥下,披甲执械,日夜坚守。时正值初冬,寒潮袭来,气温骤降。杨延昭抓住时机,命军民夜间汲水泼浇城墙外皮。第二天早上都冻成了水,好似冰城一座,坚滑难攻。于是有萧太后分兵攻梁门,守将魏能亦坚守不可克。辽兵主力不得不舍弃遂城、梁门,转攻泰州。杨延昭、魏能和保州杨嗣开城率兵出击,辽兵大败,弃军械、甲马无数。9这一仗被史家誉为“遂城大捷”。对此,沈括在《梦溪笔谈》中记述:“杨延昭守广信军,即世所谓梁门、遂城者,二军最切虏境,而攻围不平,时人目为“铜梁门,铁遂城。”10
     萧太后的大军在遂城被杨延昭打败撤兵北归。咸平三年(1000年)冬,又遣轻骑数千掩袭杨延昭部。杨延昭得知,预先埋伏精兵于遂城西北之羊山。派少数骑兵自北出击辽兵,且战且退,诱敌至羊山峡谷中。时伏兵四起,尽歼辽兵,斩其首领,史家誉为“羊山之伏”。当地百姓为纪念这一胜利,改羊山为杨山,至今遗址尚存。
     4、甘肃省通渭县杨家城子的甘谷寨(城)和什川乡李家坪的通渭堡(寨)遗址,是杨文广在此逼退西夏兵,建寨筑堡的地方。
     治平四年(1067年)神宗即位,为加强对西夏的防御,调任韩琦为陕府西路经略安抚 使,统筹陕西全局。杨文广以兴州防御使出任秦凤路副都总管,治秦州(今甘肃天水)。秦凤路辖区之外居民多是羌族部落,其中附宋的称为“熟户”,不附宋的叫作“生户”。秦州西北180里的筚篥(今甘肃甘谷县)地区,原住的居民被西夏劫掠西迁,地空有百里之广。秦州知州马仲甫提出在这里筑城垦耕,警备西夏。韩琦同意后上秦朝廷。神宗“驰檄杨文广督成其事”。这时,西夏置保泰军于定西,正谋南下秦川。杨文广闻知军情紧急,即日整兵出发。他诈言筚篥堡有泉喷珠,鼓诱士兵一昼夜急行军180里,到达筚篥后,立即进行部署。次日清晨,西夏兵马出现在筚篥堡下。他们看到宋军严阵以待,不战而退。夏人临走时致书恐吓杨文广,声称“要禀知夏主,出兵数万骑把宋军赶走”。杨文广马上追击,斩获甚众。事后,有人问杨文广出奇致胜的道理。他说:“作战先要有夺人之气,筚篥是兵家必争之地,如果被夏兵先占领,宋军要取回就困难了。”11就在这年九月,杨文广修建甘谷寨和通渭堡(后改为通渭寨),又在沿线筑城修堡。自此,沿线以南数百里皆成“内地”。神宗闻报大喜,下诏褒将杨文广,赐袭衣金带、银鞍勒马。今筚篥寨、通渭寨等堡寨遗址尚存。
     上面列举的有据可考的遗址、遗迹之外,还有不少。这些遗址、遗迹既真实地展示了杨信、杨业、杨延昭、杨文广视孙四代,在五代和宋辽、宋西夏的交战中,所遗留的实物资料,又能补充文献资料记载中的缺失,是杨家将文化研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。
    本文共分 1 2 3 页    

上一篇: 弘扬杨家将爱国主义精神振兴中华
下一篇: 杨姓祖源研讨会纪要
相关新闻
·中华通谱台港澳卷 [ 2024-12-19 ]
·世界杨氏联谊会的辉煌历程与精神传承 [ 2024-12-17 ]
·全球董杨童第25届恳亲大会在泉州举行 [ 2024-11-02 ]
·福清市姓氏源流研究会杨氏委员会 2024 年会暨第二届理事会就职大会成功举办 [ 2024-10-06 ]
·南平市延平区杨时文化研究会第四届会员大会隆重举行 [ 2024-08-25 ]
·世杨会发展的历程与意义 [ 2024-07-27 ]
·从先辈飘洋过海到联谊会盛举——杨氏的荣耀历程 [ 2024-07-24 ]
·马来西亚杨氏联合总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盛大举行 [ 2024-07-19 ]
·免责声明:
   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,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。
弘农杨氏
暂无内容
阅读排行
·“一带一路中国梦”世界诗书画巡回展...
·“一带一路中国梦世界诗书画巡回展暨...
·首届“连和中华——海峡两岸连氏宗亲...
·亟待保护的明代进士杨表古墓
·杨子艺与陈美祥向央视艺术品投资栏目...
·《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书画展—...
·紫气东来闽山闽水描秀色 金鸡喜报华侨...
·一带一路中国梦中国之道文明古国文化...
最近加盟名家 更多>>
点击查看详细
陈奇
点击查看详细
张际才
点击查看详细
大土三阳
点击查看详细
施鹤平
点击查看详细
仇官有
点击查看详细
杨和岳
新作展示 更多>>

活画大师吴增山水

活画大师吴增山水

徐三庚寿山芙蓉石印章“雪腾”

黄龙玉仙翁

和田玉貔貅

寿山石财神
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本站介绍 | 艺术顾问 | 在线交流 | 诚聘英才 | 联系我们
2012-2020 版权所有@ 漳州市芗城区聚艺轩书画店 Allcopyright (C)《收藏艺术报》 手机:13960023288 电话:0592-5607266
主管:收藏艺术报 总编辑:杨子艺 地址:厦门市芙蓉苑嘉园路191--101焦点收藏 闽ICP备18004056号-1